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手機攝像頭N大誤區面面觀

看看現在的手機市場,從造型上來說,滑蓋、超薄算得上熱門話題,而從功能上來說手機已經從單一的通信工具,逐漸向具有強勁多媒體性能的網絡終端發展。而其中又屬拍攝手機發展的最快。從第一款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產品7650開始,短短幾年時間,號稱具有專業數碼相機能力的照相手機已經比比皆是。百萬像素攝像頭、光學變焦、ISO、白平衡等等這些我們以前只能在照相機領域看到的術語已經廣泛出現在高端照相手機的產品介紹中。

  筆者使用數碼相機多年,雖說對專業的攝影技術並不算精通,但對一些與拍攝相關的關鍵性詞語或指標還是有一定瞭解。面對時下市場中琳琅滿目的照相手機,看著廠商舖天蓋地神乎其神的宣傳,筆者心中百感交集。手機攝像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實用?娛樂?還只是人們四處炫耀的資本?這些所謂「專業級」的拍攝手機真的能讓我們得到專業DC的體驗嗎?一大堆問號浮現在腦中。

  筆者無意詆毀現在手機領域攝像頭的發展,只是想與各位一起看看目前照相手機領域存在的一些消費誤區,更加理性的看待目前如日中天的DC手機,做個明明白白的消費者。

  像素決定一切嗎?

  拍照功能也是目前市場上的熱門功能,30萬像素逐漸淪為「雞肋」配置,百萬像素攝像頭成為了市場的主流。目前手機攝像頭最高已經達到了700萬像素,連一些普通的DC只能是望其項背。而很多消費者在選擇照相手機時也更多的注重像素的多少,當促銷人員熱情有加的闡述「我們的手機的攝像頭達到了XXX萬像素」之時,便不自覺地給產品加分,按捺不住掏錢的衝動。

  拍攝畫質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

  一款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是否清晰,並不僅僅取決於像素。在拍攝同等尺寸照片的前提下,畫面的色彩、清晰程度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而根據筆者的瞭解,決定畫面色彩還原以及艷麗程度的兩大重要因素並非像素:鏡頭以及感光材料才是關鍵!

  首先我們來說說鏡頭,可以說鏡頭是拍攝系統的靈魂,在生產鏡頭的廠商之中,尼可爾、蔡司都算得上是佼佼者。目前數碼相機的鏡頭都採用的是玻璃材質,由多個透鏡組成,表面也有很多的「鍍膜」。鏡頭的材質決定了光線進入的質量以及在感光材料上的成像。看看現在手機攝像頭鏡頭所採用的材質,還處在一個較初級的階段,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單鏡片,也幾乎沒有多少鍍膜公益。只有極少數高端產品在鏡頭的處理上有所突破,如夏普903SH、三星M339等等;而諾基亞旗下的高端拍攝機型鏡頭則通過了所謂「蔡司認證」,品質相對高一些。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攝像頭的感光材質,目前主流的為CMOS感光材料,僅有少數採用了CCD材質的配置。相比於CCD被廣泛應用於專業的數碼相機產品,手機所拍攝出來的照片在感光程度、色彩自然會遜色一籌。

  說完畫面的色彩及亮度,下面筆者要提到的就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照片清晰程度了。很多人都喜歡通過屏幕來觀察所拍攝的照片是否清晰,這其實並不全面:首先,目前的屏幕大小與所拍攝照片的尺寸相差較遠,由於屏幕像素的限制,有些照片細節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來。所以,大家在選購時最好是將拍攝的照片傳送到電腦上察看。

  此外,決定畫質的另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對焦」能力。是否能夠「自動對焦」,對於成像的清晰度會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超過95%的拍攝手機都採用了定焦設計鏡頭,其有效對焦範圍是固定的距離,拍攝稍遠或者較近距離的物體便會模糊不清。而不斷提高像素值也會影響對焦清晰度,隨著像素提高,景深將越來越窄,照片效果會很容易出現因對焦不准而模糊的情況。因此自動對焦這一能使焦點足夠清晰的技術才應運而生,出現在手機產品之上,可以說是真正能在本質上提高拍攝畫質的決定性功能。

  輔助功能真的有用嗎?

  隨著拍攝功能的不斷豐富,相應的輔助功能也出現在照相手機的菜單當中,但是它們真的有用嗎?
返回列表